世人都說劉禪是扶不起的阿斗,但在真實的歷史上劉禪真的是傻子嗎?其實則不然,別的不說單是在諸葛亮去世之后,劉禪便立即派人清查諸葛亮的家產,便足以證明劉禪絕對不是傻子。
除此之外,劉禪在諸葛亮去世之后,長達29年不給諸葛亮立廟,蜀國的百姓無奈只能在路邊祭祀諸葛亮,礙于百姓施加的壓力,在大臣習隆和向充的建議之下,劉禪沒有辦法,便在公元263年于沔陽替諸葛亮立廟,讓百姓可以正大光明祭祀諸葛亮。
在史料《三國志·諸葛亮傳》中記載:景耀六年春,詔為亮立廟于沔陽。從這句史料得知,劉禪是在諸葛亮死后的第29年才給孔明立的廟,其次劉禪在諸葛亮死后立即派遣親信去徹查諸葛亮家產,劉禪當時到底查出了什麼?
諸葛亮作為蜀國的丞相,可以說是位高權重,特別是在劉備去世之后,蜀國的軍政大權都系諸葛亮一人之身,朝中有無數雙眼睛盯著諸葛亮,包括了后主劉禪。
在諸葛亮北伐期間,同為顧命大臣的李嚴因為不滿意諸葛亮拒絕封他為巴州刺史,而懈怠軍糧,致使諸葛亮北伐無果,只得撤軍。不過也正是因為有李嚴事件讓諸葛亮明白一個道理,就是功高震主,因此在北伐期間諸葛亮便開始思考如何保全自己的子孫,從而在他百年之后,他的子孫可以存活于世。
于是諸葛亮便在私下給劉禪寫了一封書信,在諸葛亮這封書信之中明確的記載了他個人的財產情況。在史料《三國志·諸葛亮傳》之中記載:初,亮自表后主曰:「成都有桑八百株,薄田十五頃,子弟衣食,自有馀饒。至于臣在外任,無別調度,隨身衣食,悉仰于官,不別治生,以長尺寸。若臣死之日,不使內有馀帛,外有贏財,以負陛下。」及卒,如其所言。
諸葛亮在臨死之前其實已經私下向劉禪透了底,聲稱他的所有財產就是
「桑八百株」以及「薄田十五頃」,這就是諸葛亮的所有財產。桑樹800株,大概能孵化出10000只蠶,一年按照3季來算,能夠產生的蠶絲大概是50斤,如果按照如今的蠶絲價格來換算,當時諸葛亮單靠蠶絲的收入大概是一萬多元的收入。
除此之外,還有薄田十五頃,在三國時期一畝地,就相當于現在的半畝地,所以15頃田,換算過來的話也就是大概750畝地,在三國時期由于還沒有雜交水稻,因此我們按照平均的產出來算,一畝能產出大概是3石糧食,大概就是200斤左右。
如果是十五頃田全部種上糧食的話,大概總的收成是15萬斤糧食,按照現今大米價格2元一斤來算,大概收入是30萬元。不過當時諸葛亮有兩個兒子,諸葛懷和諸葛瞻,還有一個女兒諸葛果,由此來看的話相當于每個子女可以分得10萬元的生活費。
作為丞相,諸葛亮有些財產可以說是再普通不過了,因此當劉禪查清楚諸葛亮所有財產之后,更加敬重諸葛亮。
及卒,如其所言。從這句史料來看,就足以證明諸葛亮所言非虛!
在經過仔細清查之后,后主劉禪確實沒有發現諸葛亮有私自斂財的行為,不但打心底里敬重諸葛亮,而且還立即處置了上書誹謗諸葛亮的大臣,劉禪當時并沒有給這位大臣面子,而是先將此人下獄,最終再斬殺。
這個人正是李邈,在諸葛亮死后李邈私下上書給劉禪,聲稱諸葛亮功高震主、意圖不軌,如今諸葛亮去世這才保住了國家命脈。
在史料《華陽國志·卷十》之中記載:十二年,亮卒。邈上書曰:「亮身杖強兵,狼顧虎視,‘五大不在邊’,臣常危之。今亮殞歿,蓋宗族得全,西戎靜息,大小為慶。」后主怒,下獄誅之。
劉禪為何會直接下令將李邈處死呢?原因非常簡單要極力維護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形象,況且諸葛亮為官清貧,除了俸祿之外就是家中的薄田還有桑樹。
當然了,如果劉禪在清查諸葛亮家產之時,還有其他珠寶被發現,估計李邈的結局就會改變,不但不會死,估計還會升官。
公元234年,在諸葛亮即將去世之前,感嘆自己的一生都在匡扶漢室,不是在行軍就是在行軍的路上,于是在軍營之中諸葛亮親自寫下了一封家書。
這封家書就是後來名動天下的誡子書。這封家書就是告誡諸葛亮兒子要如何做人?如何處事?
其中有一句名言,「非淡泊無以明志,非寧靜無以致遠」,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告訴兒子諸葛瞻及諸葛懷, 要勤學立志,修身養性要從淡泊寧靜中下功夫,一定不要驕奢婬逸。
公元243年,諸葛瞻被任為騎都尉,并且迎娶蜀漢公主為妻。在史料《三國志》中記載:瞻字思遠,年十七,尚公主,拜騎都尉。諸葛瞻乃是諸葛亮長子,不過諸葛瞻卻沒有多大才能,反而是有些言過其實,在朝中不但沒有很好的制約宦官,同時在外亦沒有幫助姜維北伐曹魏,從而取得更大的戰績。
只不過在鄧艾伐蜀之時,諸葛瞻率領軍士和鄧艾死戰,最終雖然沒能擋住鄧艾進攻,但是諸葛瞻的行為亦不失于諸葛武侯之后。
最終諸葛瞻、張遵、包括諸葛尚皆戰死于綿竹,算是為蜀漢盡了忠。
公元263年劉禪不戰而降,諸葛瞻次子諸葛京成為西晉官員,官至江州刺史,三子諸葛質均得以善終。諸葛亮幼子諸葛懷拒絕做西晉官員,選擇終于老家,享年79歲,同樣是得以善終。
綜合來看,諸葛亮的兩個兒子都受到了諸葛亮光環的影響,但是他們都才能平平,只不過在緊要關頭可以明辨是非,不會隨波逐流。整體來看,他們都不負諸葛亮的教誨。而諸葛亮的兒子、孫子,也得益于諸葛亮的留下來的家產,如若不然諸葛懷也一定會擔任西晉官員,不會選擇終身裹足于老家。
版權所有,禁止轉載。 違者必究法律責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