滴水之恩,當涌泉相報。
報恩的道理,路人皆知,但是如何報恩,卻有些疑惑。
在獲得幫助之后,及時請別人一頓飯,這樣的回報太輕了,并且人家不一定領情。
生活忙忙碌碌,吃頓飯都趕時間,因為開車,也不能多喝酒。
也不所有的人,都喜歡飯局,偶爾到飯局,也是勉為其難。
《菜根譚》有言:「歲月本長,而忙者自促;天地本寬,而鄙者自隘;風花雪月本閑,而擾攘者自冗。」
用來日的時光,把恩情擴散到更多的人身上,把美好的事情留在人間,這才是最好的報答。
簡而言之,就是做到「三個守」,時間長了,守得云開見月明。
01
守舊情,讓情感延續下去。
俗話說:「幫忙是情分,不幫是本分。」
人家幫你了,那就是把情分給你了。接下來,看你如何回敬一份「感情」。這是禮尚往來的道理。
你要相信,愿意幫你一次的人,也大機率會幫你第二次、第三次。從而情分越來越多。
若是你被幫助之后,情分弄丟了,那麼你就是「忘本」了,別人自然不會繼續幫忙了。
在春秋時,晉國的公子重耳,被后母驪姬視為眼中釘,要除之而后快。
無奈之下,重耳帶著幾個親信,逃出晉國。先后去了齊國、楚國、宋國、秦國等。
奔波了十九年之久,大家都很苦,卻沒有怨言。
在秦穆公的幫助下,他可以回到晉國去做君王。
苦盡甘來,重耳騎著馬,飛快地跑在前面。還要求隨行的親信,到了黃河邊,就丟掉炊具和賬篷,把體弱的老人,放在隊伍最后。這樣可以加速趕到晉國的都城。
此時,大臣狐偃放聲哭泣,說:「您正在拋棄流亡中,可以依賴的人和物,令人哀傷。」
重耳頓悟,把舊物收好,把老人安頓好,回到都城,讓輕信都得到重用。還把在齊國、秦國娶的妻妾,也接到身邊。
此后,他還推動了秦晉之好,把秦穆公對他的幫忙,上升到了新的高度。
一個念舊的人,是很善良的人。
一把傘,用舊了,但是不舍得扔,因為陪伴了你很久;一朵玫瑰凋謝了,不舍得扔,可以變成香囊,因為花是有情人送的,曾經彌漫了香味......一段情,變淡了,不能忘記,告訴子孫,人脈也許還用得上。
02
守誠信,踐行當初的承諾。
很多幫忙,一開始是有條件的,不是我們想象中的「無私、無痕」。
比方說,妻子嫁給你,還給你很多嫁妝。其條件就是,要愛一輩子,生老病死都不能嫌棄。
老人教授你的知識,并沒有提出什麼條件。但是無形之中,就有「一日為師、終身為父」的道德約束。
手下的人幫你處理了難題,并沒有提出要求,這是工作必然。實際上,下屬在內心會認為,這樣做,可以升職加薪。
父母養育了你,還送你讀書,去遠方工作。并不是什麼都不圖,而是希望你能夠在他們很老的時候,給予孝順,幫忙養老。
一些不太熟悉的人,也幫了你,還不留名字。實際上,他也希望得到表揚,提升自己的名氣,樹立正面形象。
北宋時期,宋仁宗過世了,但是他沒有兒子,無法確定誰是太子。
曹太后做主,選擇會孝順、有才華的趙曙作為太子,也就是後來的宋英宗。
宋英宗繼位后,對親生父母,總是很客氣,還常常去請安,對于年邁的曹太后,卻冷淡多了。
大臣富弼在朝堂上,對宋英宗說:「當初你因為孝順,被作為太子,現在你卻忘記了孤苦的曹太后,于心何忍。別忘了,是誰讓你做皇帝的。」
宋英宗頓悟,從此常常去給曹太后請安。
俗話說:「一諾千金。」
你兌現了被幫忙時的承諾,那麼你本身,也變得金光閃閃,更有價值了。
千萬不要,實現了自己的目標,就把需要做的事情,忘記了,否則你的人品就很糟糕,得到的目標,也會弄丟。
03
守規矩,避免恩將仇報。
如何回報幫忙的人?
看過一個故事:一只老虎踩到了鋒利的樹枝,痛到無法走路。
一位路人,斗膽走過去,幫忙把樹枝拔掉。
過了幾天,老虎叼來一頭小鹿,放在路人的家門口。
老虎都知道報恩,這是常人對故事的解讀。
深層次看,老虎是用小鹿的生命,實現了自己報恩的目的。報恩的方法,著實很殘忍。
想一想,若是你外出,給某個窮苦的人,買了吃的。窮苦的人,立馬去偷錢,然后轉給你。這不是害你嗎?
若是沒有報恩的本錢,還不如什麼都不做,起碼不會犯錯誤。
「100-1=0定律」告訴我們,做一百件好事,若是做了一件壞事,那麼所有的恩德,都會弄丟。
因而,把握報恩的尺度和方法,在法律和道德范圍內去報恩,至關重要。否則你得到幫助了,就是別人在助紂為虐。
更可怕的是,別人幫你,你卻不領情,變成了透支社會的善良。比方說,你在某地討錢,得到了好幾百,從此你就好吃懶做,變成了職業乞丐,社會道德就被破壞了。
04
小說《小王子》中有一句話:「珍惜那些對你好的人,他們原本可以不那麼做的。」
回報幫忙的人,這是最好的自律,也是善良的人品。
沒有人無緣無故對你好,你就不要自以為是了;持續幫你的人,你也不要因此有恃無恐。
請你,借助別人對你的「情」,順勢就做一個好人,做很多好事。
選擇合適的方式,回報別人,一定不要讓善舉,到你這里結束。
守舊情,留新情。
守誠信,情誼長。
守規矩,德行正。
滴水之恩,放大了,也能藏下一片海。
版權所有,禁止轉載。 違者必究法律責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