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原創,請勿抄襲和搬運,違者必究
中國自研的大飛機C919投入常態化運營已有一段時間了,中國東方航空是其首發客戶,目前共有兩架C919投入商業運營,而更多的飛機也會逐步交付。
而對于制造商中國商飛來說,訂單越多代表著競爭力越強。好消息是,C919訂單不斷,如今又獲得了來自東航的100架訂單,美媒表示:攔不住了。
C919是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研制的一款大型噴氣式客機。該機型是中國自主研發的民用飛機,旨在挑戰波音和空客等國際航空巨頭的市場壟斷地位。而C919的發展歷程可以追溯到2008年,當時中國商飛正式啟動了C919項目。
在項目啟動后的幾年里,中國商飛組建了一支由中國航空工業的優秀人才組成的研發團隊。國內各大高校,航空科研機構也紛紛參與研制。當然,打造一款航空飛機離不開全球化產業鏈的支持,C919也用上了一些國外零部件。
歷經磨難,2017年11月,C919進行了首飛,到了2022年,C919更是接連獲得了合格證的頒發,更是將首架C919機型交付給全球首家客戶中國東方航空。
東航按照自身的商業規劃,在今年5月28日將C919投入商業運營,標志著中國成為全球航空產業的重要參與者之一。隨著C919的逐步交付和投入運營,中國將進一步提升自己在全球民用航空市場中的地位。
除去商業運營的重要意義,在訂單制造層面,中國C919的影響力也在持續上升。
C919不斷獲得訂單,9月中旬新加坡騏驥航空與中國商飛簽約了15架C919的訂單。
還有在9月28日,中國東方航空也向中國商飛采購了100架C919飛機,這是C919有史以來最大的單筆訂單。
按照此前曝光的0.9億美元目錄單價來看,上百架C919產生的訂單額度也在百億美元左右。當然,具體的價格是否會因大批量采購而提供優惠,就需要看兩家的意愿了。
可以知道的是,屬于中國大飛機C919的時代正在來臨,東航率先起飛,相信其余的中國民航公司也會陸續采購C919。
中國商飛每獲得一架C919訂單,波音公司就有可能失去出貨一架飛機的機會。
過去的波音公司在中國航空市場有著絕對的主導地位,畢竟波音公司在航空領域擁有豐富的經驗和先進的技術,其飛機在性能、安全性和舒適性方面具有競爭優勢,能夠滿足中國航空公司的需求。
而且波音公司作為全球領先的航空制造商之一,其品牌在中國市場享有較高的知名度和信譽度,這也為其在中國航空市場上贏得了競爭優勢。
各大中國民航公司為波音貢獻幾百億,上千億美元的訂單額度,讓波音賺取數不盡的財富。
風水輪流轉,自從波音737MAX機型發生空難事故后,波音就沒有在中國獲得大額飛機訂單的紀錄了。反倒是空客公司拿下一個又一個中國飛機訂單,價值在5000億人民幣左右。
空客滿載而歸,為了滿足中國市場的需求,還在天津修建第二座飛機組裝工廠。而中國自主研發的C919同樣獲得本土客戶以及海外用戶的青睞,中國商飛目前已有上千架飛機訂單在手,只要有充足的產能,便能迅速完成交付,占據市場份額地位。
面對這樣的局勢,估計波音心涼了,中國客戶更青睞于國產大飛機和空客飛機。尤其是國產C919,美媒表示:攔不住了,中國自研的大飛機正迅速崛起,勢不可擋。
都知道歐美航空制造業在全球航空市場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,并且具備較強的實力。中國制造C919同樣離不開歐美航空制造業的支持,許多關鍵零部件不乏歐美技術。
在歐美航空制造業的支持下,波音和空客成為全球最大的兩家商用飛機制造商,占據了全球航空市場的大部分份額。他們的產品被廣泛應用于全球各大航空公司,為航空業提供了關鍵的運輸工具。
航空市場也被這兩家公司徹底壟斷,即便一些國家也有自研的大飛機項目,卻沒能走到最后一步,項目要麼失敗,要麼根本不是二者的競爭對手。
中國向來擅長挑戰不可能的事情,西方國家壟斷的各種技術被中國一一攻克,盾構機,手撕鋼,再加上大飛機也是如此。C919從立項之初到如今投入商業運營,走過了16個年頭,航空市場的格局也開始轉變。
各大航空公司又多了一個選擇,在除去波音,空客之外,也可以選擇同類型的C919機型。
或許有人擔心美國會不會斷供C919的發動機,因為C919的發動機用上了美國技術,若美國有意阻止中國航空制造業崛起,一旦斷供零部件便有可能造成不必要的麻煩。
只能說中國也有自研的航空發動機項目,名為CJ-1000A,可適用于C919,只是航發研發周期長,一旦將來國產發動機成功落地,定能與國產大飛機綻放更耀眼的光彩。
同意的請點贊,歡迎轉發,留言和分享。